足迹
玄凤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玄凤热门推荐 第436章(第1页)

br>

“无令乐捕蛇”诗句用这个典故的意思和上句一样:不要让苛捐杂税迫使老百姓乐意干捕蛇这样危险的事啊。

明白了这些典故,就能读懂杨状元的诗,井研人高雅、勤劳、文明、循良,怎样才能把井研的好风气推广到全国呢?

对这样好的人民可不能搞苛捐杂税逼得他们躲进深山或者去捕蛇为生啊!

八、寄托诗言志,作者在诗歌中一般都是有所寄托的,就是说,要表达作者的一种主观情感。

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情感呢?

这就要具体分析了。

要明白诗歌的寄托,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和他的经历。

否则是不能明白作者的寄托的。

看下面这首诗,是一位县令要离开井研时写的诗:来时行李去时装,午夜青天一炷香。

画个好图留井邑,不将山水带还乡。

有本书把“一炷香”注释为古人“临睡前先烧一支香”、“是一种习惯”。

因为不懂此典,把作者的寄托完全忽略了。

在此诗里“一炷香”指的是“小楷之匀首而细密者”,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为一炷香。

因其楷书工整,细字首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看诗意,作者明天要离任归去了,他睡不着,起来写文章,“一炷香”的目的是:“画个好图留井邑”,其实是写一篇文章,是治理井研的一些建议。

“不将山水带还乡”也是比喻。

意思是,写下自己的看法,要把好意见留在井研。

这首诗寄托着作者对井研人的希望,表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对井研的热爱。

那本书对杜如桂《尊经阁成眺八景》一诗的解释,和作者本意相反,完全没有弄清作者的寄托。

全诗是这样的:屏山壁立映层楼,麟凤龟龙一望收。

是处带晴还带雨,有时宜晚亦宜秋。

竹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