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知道的大唐第一名将——李靖(第3页)
李世民当然也想过,能尽量和平解决最好。要是能够通过谈判,或者嫁个公主过去,就让吐谷浑不再骚扰唐朝的边境,两边永远和和睦睦,这肯定是最好的办法噻。但是随着实力越来越强,吐谷浑想要继续扩张,肯定就会跟唐朝起冲突。两边的矛盾,
没得办法,那就只有打咯。
公元634年(唐朝贞观八年),在吐谷浑又一次骚扰唐朝边境之后,李世民终于下命令,任命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当统帅,对吐谷浑发起反击战。
在贞观时期,段志玄算不上特别猛的将军,不过段志玄还是顺利把吐谷浑打败咯,还一路追着吐谷浑打,一直追到青海湖边上,狠狠收拾了吐谷浑的主力,这才班师回朝。
很明显这是一场大胜仗。
这场仗打完,李世民觉得,吐谷浑应该得到教训咯,会老实一段时间。哪晓得,让人没想到的是,段志玄刚刚班师还不到半年,吐谷浑就又来骚扰唐朝边境,袭击了武威。
李世民忍无可忍咯。
他想,干脆把吐谷浑灭咯。
于是,李世民开始调动唐军的精锐,准备对吐谷浑发起一场灭国之战。不过,在这个时候,本身就很懂战争的李世民,也晓得这场战争的难点和痛点。以唐军的战斗力,要打败吐谷浑的军队,其实不算难。真正的难处,其实是在于咋个找到吐谷浑的主力,并且全部消灭。
这个时候,李世民想到了李靖。
李世民晓得,李靖擅长速战,对付过突厥这种跟吐谷浑很相似的敌人。要是让李靖当统帅,应该能够顺利解决吐谷浑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李靖,已经65岁咯。
一个65岁的老头子,跑到千里之外去打仗,这真的是个很大的考验。至于其他的将领,跟李靖比起来,明显还差了点火候,让人不放心。
李世民还在犹豫的时候,李靖晓得这个事情了,交了请战书,希望自己带兵去扫平吐谷浑。李世民同意了。
贞观八年十二月初三,李世民正式下诏书,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全权负责这场战争。李世民还派了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薛万均、高甑生、契苾何力这些猛将,跟着李靖一起出征。
接到命令,李靖冒着严寒离开了长安。到了前线。经过两个多月的集结和准备,在贞观九年的早春时节,部队彻底集结完毕,开始和吐谷浑的主力展开较量。
四月,唐军李道宗的部队,在青海湖东南地区,首先找到了吐谷浑的主力。一场大战过后,李道宗把吐谷浑主力打得大败,吐谷浑接着往西撤,唐军首战告捷。
在这场战斗过后,吐谷浑也发现这次来的唐军实力强得很。所以,吐谷浑又用起了之前的战术。一边往西撤,一边把经过的草原烧光。这样一来,唐军就算追过来,战马也没得吃的。唐军没了补给,只有往后撤。
面对这么糟糕的局面,李靖却力排众议,坚决说不能给吐谷浑喘气的机会,决定继续追。这场仗打完,因为吐谷浑主力已经分开了,唐军也分成两路,从两个方向分别去追吐谷浑的主力。北线由李靖亲自负责,南线则是由李道宗和侯君集负责。
接下来,北线这边,李靖先后在曼头山、牛心堆、赤水源这些地方,多次打败吐谷浑主力,差不多把北线的吐谷浑主力打完咯。这一仗,唐军打得辛苦得很。因为是深入高原作战,补给完全跟不上。只有靠缴获的牛羊当口粮,靠牛羊血当水喝。
南线的条件更是吓人。因为高原本来就荒凉,再加上吐谷浑一路烧荒,唐军所到的上千里范围内,全是荒原,连个人影都没得。最后,唐军将领侯君集和李道宗,还是带着兵穿过了千里荒漠,在青海西南部地区,追上了吐谷浑可汗的主力部队,把他们打垮了。
几场仗打完,吐谷浑基本上被彻底打垮咯。只要抓住吐谷浑可汗,吐谷浑就算彻底被灭咯。接下来,李靖继续指挥全军往西前进,横跨吐谷浑全境,最后在新疆且末,追上了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一场大战过后,唐军把吐谷浑王帐全部消灭,慕容伏允只带着千把人往和田方向跑。
吐谷浑内部矛盾多得很。在逃跑的路上,慕容伏允被部下杀咯。慕容伏允的长子慕容顺杀了吐谷浑内部坚持主战的天柱王,被吐谷浑的残部拥立为新的吐谷浑王。
这场仗打完后,慕容顺彻底向朝廷投降咯。之后,唐朝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让慕容顺继续管理吐谷浑部落。同时,唐朝留下将领李大亮在吐谷浑境内驻军,彻底解决了这个西北强敌的威胁。
西征吐谷浑这一仗,是李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荣耀,也是唐初最重要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过后,唐朝的西北方向,基本上就彻底安全咯。
战后,李靖带着军队回朝。因为李靖年纪大咯,再也没办法带兵咯。这个时候的李靖,军功也已经高得很咯。在唐朝开国的过程当中,先后灭掉了萧铣、辅公祏这些强敌,后来还先后灭了突厥和吐谷浑。功高盖主这个事情,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讳。回到长安后的李靖,再也不碰军队,也不和朝臣们来往,得以安享晚年。